- 學生支援組
成員

組長:  鄭智美

成員:  吳嘉琳、鄺卉羚、謝駿程、陳志雄、林慧蓮、章凱琳、陳珈薇

職責

  • 透過「全校參與」的理念,協助教師、家長和學生,一同建設一個尊重、包容、互助的共融校園。

  • 提升心靈素質,建構關愛文化。對有特殊學教育需要的同學,提供個別輔導及適切的幫助;

  • 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適應學校生活、課程及建立良好的朋輩關係,使每一位學生更有效地學習。

  • 與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的家庭建立伙伴關係,鼓勵家長與老師共同訂立學生學習及成長的目標。

  • 強化教學效能,提升學業能力及教學效能、 引入伙伴機構協作。聯繫有關部門提供專業支援,如: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(為特殊需要考生提供服務)、教育局、其他社區資源等等

  • 強化教學效能、建構專業社群;給予學生及老師成功的機會,誘發他們的天賦潛能。

精神健康周

響應教育局《4Rs精神健康約章》,本組與輔導組攜手,透過全校性的活動,鼓勵學生及老師關注自己與他人的精神健康,提升他們對精神健康的意識、認知及方法,提高抗逆力,推動校內關注精神健康的氣氛。

 

睡眠健康及情緒支援

睡眠問題往往是引發情緒困擾的主因。有見及此,本組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,調查本校學生的睡眠質素。香港中文大學收集問卷後,已完成研究並提供關於本校學生的睡眠健全報告。藉此報告,本組與教育心理學家、社工、輔導主任識別有潛在情緒問題的學生,並提供小組及個別支援。此外,本組於「精神健康週」進行睡眠健康的推廣,以加強師生關於睡覺衛生的意識。

 

迷你四驅車學會

迷你四驅車不只是一件玩具,更是令人成長的玩意!本組同事堅信,任何事只要鑽研下去,便能到達不同境界。迷你四驅車能訓練學生精細運動控制、解難能力和空間感知等重要技能。組裝過程他們要看說明書,這涉及認知能力和思考如何學習砌車,同時扭螺絲、裝嵌零件則訓練學生精細運動控制;之後便是測試,將愛車放在軌道跑,同學要觀察行車表現,同時思考慢的原因、轉彎的穩定性、配重是否得宜等問題;最後調整車子,同學洞悉問題後,便動手改車,繼而再次測試。學習不也是這樣嗎?先思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加以鑽研,其後觀察自己的學習表現,最後因應需要調整學習計劃。我們期望透過四驅車學會活動,將當中玩樂所得遷移到學習上,俾能學以致用,促進學習。

 

飛鏢學會

「咚、咚、咚……」鏢場內沒有人聲,只聽到飛鏢中靶的聲音,原來是飛鏢學會的恆常練習。飛鏢是一種靜態而講求技術的運動,就像射擊、射箭、桌球一樣,所消耗的體力絕對不比其他運動少。此外,由於飛鏢需要高度的專注力,所費的精神亦不少。飛鏢運動涉及算術,隊員須剛好湊到指定分數才能得勝,因此隊員要深思擲中得分區的先後順序,亦要評估自身能力,因此飛鏢運動能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判斷、專注力及腦空間控制能力,長期進行飛鏢運動亦有利於青年人左右腦獲得平衡發展,有利學習。